当前时间:加入收藏
“一案五必须”治标更治本
来源:厦门机关党建 时间:2020-02-28 15:51
“宁波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原副巡视员陈骏严重违纪违法受到开除党籍、政务撤职处分,降为四级主任科员。”“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张必龙严重违纪违法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前不久,浙江省宁波市纪委监委连发两则通报后,在陈骏、张必龙曾工作过的单位,专题民主生活会、警示教育大会也接连召开。 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让每一起案件成为直击党员干部心灵的震慑,成为化解和防范廉政风险隐患的警醒,正是宁波市落实“一案五必须”制度,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紧不能腐的笼子、筑牢不想腐的防线,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举措。 通报,触及灵魂的震慑 陈骏、张必龙严重违纪违法案例通报后,“震撼”“警醒”“沉痛”等词刷爆了参会人员的微信朋友圈。宁波市轨道交通指挥部(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建设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付林说:“之前从媒体上看到很多腐败案例,总觉得离自己比较远。但这是曾经朝夕相处、并肩工作的同事,案件发生在身边,内心触动非常大。” 形成强烈震慑,正是通报违纪违法案例的题中之义。宁波市坚持每查结一起典型案件都必须进行案件通报、查摆剖析、警示教育、整改建制、回访督促,惩治极少数,教育大多数。陈骏、张必龙就是在这样的震慑下,选择了主动投案、主动交代问题。 据统计,2019年,宁波市共有57人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这与纵深推进“一案五必须”制度密不可分。 警示,前车之鉴的深省 前车之鉴,警钟长鸣。陈骏案件发生后,他曾工作过的福明街道党工委举一反三,排摸廉政风险点,制定完善《资金存放管理办法》等11项制度。 宁波市轨道交通指挥部(集团公司)先后排摸在企业管控、投资全过程管理、物资采购、招投标等领域存在的廉政风险点45个,健全完善13项制度,出台编制管控权力清单、构建廉洁风险防控体系等整改措施28条,扎紧管人管事管权的制度笼子。 “严格落实‘一案五必须’制度,深挖腐败问题根源,推进整改,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是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建设的积极探索。”宁波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督促案发单位加固“底板”、补齐“短板”, 真正发挥以案促改的标本兼治作用。 剖析,由人及己的检视 陈骏、张必龙的违纪违法案件,也引发了一波由人及己的剖析查摆热潮。“万事皆有因,出现陈骏这样的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街道党工委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不够。”福明街道党工委书记张飞忠剖析街道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时说。 如此查摆剖析,是“一案五必须”的重要一环。案件的发生暴露出了某个行业、某个领域的廉政风险,通过深刻查摆剖析,找出问题、举一反三,正是以案为鉴的目的所在。 在陈骏曾经工作过的宁波市东部新城指挥部,党委书记诸国平认为,陈骏走上违纪违法道路,源于其理想信念的动摇、纪律意识的淡薄。特权思想作祟,拿原则作交易,最终只能是玩火自焚。 而张必龙的案件,则让市轨道交通指挥部(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蔚感慨:“干部与腐败分子之间没有天然的‘屏障’,稍有放松懈怠,就可能滑向腐败的深渊。”在警示教育大会上,他提醒班子成员要秉公用权严守底线,做事不出轨、做人不离道。(本报通讯员 朱建峰 杜玲玲)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