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加入收藏
机关党员当先锋 文明新风润人心
来源:厦门日报 时间:2021-12-16 11:23

  市直机关志愿者在高殿社区寨上农贸市场冲洗路面。

  ▲市直机关志愿者将路边乱停放的共享单车摆放整齐。

  ▲市直机关工委邀请市委讲师宣讲团成员为东坪社区干部和居民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市直机关志愿者在红绿灯路口督导文明交通。

  ▲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市直机关部分单位走进东坪社区,开展“12·5国际志愿者日”专场志愿服务活动。

  ▲市红十字会志愿者为社区居民开展心肺复苏急救知识专题培训。

  ▲市直机关志愿者清理社区卫生死角、楼道堆杂。

  文明,是城市底蕴的集中展现;文明,是城市实力的凝练表达。正当全市上下全力以赴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之际,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和市委文明办联合启动了“发挥机关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行动,围绕创建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在市直机关部署开展集中氛围宣传、办公环境提升、常态化精准“双报到”、组团式专项志愿服务、创建落实情况考评督查五大“硬核”行动,迅速将机关党建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强劲“助推器”。

  倡议一出,动若风发。市直机关各单位纷纷行动起来,全面动员、积极参与,带头践行机关干部行为规范、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认真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服务承诺事项,用实际行动助力创建工作。市直机关工委负责人表示,党员干部是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主力军和突击队。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更要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中走在前、作表率,不断贡献机关力量。

  文/本报记者 黄 怀 通讯员 尤佳蕾

  图/本报记者 黄 嵘 张江毅

  组团服务

  弘扬时代文明新风尚

  天气转冷,给人带来阵阵寒意,但街头巷尾涌现的一抹“市直机关志愿红”给人带来了阵阵暖意。

  作为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五大行动”之一,11月27日,市直机关首场“千名党员志愿者助力创建”活动启动,300名身穿市直机关志愿者“红马甲”的党员干部们,分赴思明区、湖里区的14个街道20个社区、小区,对大街小巷、住宅小区、农贸市场内的生活垃圾、卫生死角、楼道堆杂进行了一次彻底清扫,在交通干道上做好文明劝导。

  在枋湖路沿街主干道上,市直机关志愿者们分组沿路前进,他们专注于各自脚下的地面和街边的绿化带,时而俯身捡拾垃圾,时而用长夹夹起“躺”在地上和“藏”在绿化丛里的烟头,放进自备的垃圾袋里;时而将路边乱停放的电动车摆放整齐,用实际行动向不文明行为说“不”。

  在湖里街道江头苑小区、南山小区,市直机关党员志愿者们共同对乱堆乱放的垃圾杂物发起“清理攻势”。大家挨栋楼道检查,穿巷爬楼、肩扛手提,合力清除堆放在楼道里的各类杂物,给居民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高殿社区湖山路寨上农贸市场,焕然一新的街区面貌令周边居民感到欣喜,在机关志愿者和环卫工人们的一同努力下,市场路面的颜值得到了提升。

  活动中,机关党员志愿者们不仅化身保洁员,更充当起宣传员、督导员。在东坪社区,志愿者们沿着街面一边捡拾垃圾,一边挨户巡查,时不时拿出手机拍摄,认真记录下容易被忽视的盲区,劝导沿街店面的商家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规范流动摊贩经营,用温暖的言语感化不文明行为者,营造人人讲卫生、树文明、改陋习的良好氛围……

  “我非常荣幸能参与此次洁净家园活动,作为志愿者,我们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希望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带动周边的市民主动加入洁净家园活动,为助力厦门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占用了周末休息时间,但能参与到文明城市创建中来,市直机关的党员志愿者们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积极性。

  连续几个周末里,市直机关工委开展了多场“千名党员志愿者助力创建”专场活动,累计发动近千名市直机关党员志愿者走进岛内60多个社区、小区,开展洁净家园、文明劝导、集中整治等活动,帮助查找出了创建中的不少盲区和死角,推动岛内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和提升。

  从精准对接服务需求,到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再到“双报到”单位负责整治成效的后期“保养”,这样的组团式志愿服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管理,克服了“一窝蜂”“一阵风”式的集中整治,提升了志愿服务的实效,获得了有关街、区和群众的一致赞誉和广泛好评。东坪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机关党员干部每周开展志愿服务,不仅帮助社区美化净化环境,也很好地带动了身边的党员居民群众共同参与文明典范城市创建。

  机关先行

  树立文明有礼风向标

  “文明城市全民创,机关干部走在前”“做公仆,讲文明;辨是非,立场正”……走进市政府大院,在各单位的楼层内,LED屏中循环播发着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口号和《厦门市机关干部文明行为规范“三字经”》。走进办公区,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办公环境令人赏心悦目,一盆盆绿植盆栽传播着绿色理念,既美化了环境也净化了心灵。政府机关食堂内,窗口前,餐桌上,“文明用餐 节俭惜福”“珍惜粮食 杜绝浪费”等宣传标语,时刻提醒干部职工,珍惜每一粒粮食……

  点点滴滴,折射文明素质;举手投足,关系文明形象。机关党员干部的言行,是引领文明新风的风向标。为了让广大机关干部的文明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市直机关工委发起了机关办公环境秩序大提升行动,提出富有机关特色的创建口号、精心设计宣传海报、编撰机关干部文明行为“三字经”,把落实情况作为创建模范机关的考评标准,潜移默化地引导党员干部自觉规范日常行为,在涵养文明新风中走在前、做示范。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全市各机关单位迅速响应号召,集中开展办公环境整治提升,做到办公环境桌面干净无浮尘,地面整洁无杂物,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工作中不喧哗闲谈,衣着得体、文明有礼。结合文明单位创建,广泛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积极倡导机关干部带头落实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和文明上网活动,大家还自觉做好机关内部垃圾分类,加密垃圾清运力度,让“绿色、低碳、环保”的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全面营造干净、整洁、文明、和谐的机关办公环境,打造文明有序、健康向上的机关形象。

  精准报到

  写好基层治理新答卷

  12月5日是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市直机关部分单位走进东坪社区,开展党员“双报到”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

  “如果有人心脏骤停倒地,要怎么救助?”市红十字会志愿者现场为社区居民开展心肺复苏急救知识专题培训,通过真实案例、知识讲授、实操演练等多种方式,详细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方法、气道梗阻急救技能等。不少市民还主动咨询更多应急救护培训知识,希望接受更多相关的培训。

  活动现场,市直机关的志愿者们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燃气安全知识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宣传和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随后,志愿者们拿起劳动工具,为东坪社区清理卫生死角,对照手中的工作清单,对前期开展组团式志愿服务中发现的问题,逐一帮助社区“对账销号”。

  在金尚社区,一场“送法下基层”活动令社区居民耳目一新,市直机关志愿者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法治宣传形式,帮助居民和商家自觉学法、知法、用法;上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内,每季度一次的“文艺大讲堂——讲古忆党史”专场活动如期举行,机关志愿者们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史料,为社区居民带来精神盛宴;在文屏山庄农贸市场外,机关党员干部与社区干部围绕提升重点区域集中整治方案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

  立足职能优势、聚焦创建问题、强化服务功能……这是各单位开展精准“双报到”活动的缩影。市直机关各单位将开展精准“双报到”作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有力抓手,注重将机关资源、服务“双下沉”,每周开展一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与社区一道探讨发展难题、开展特色志愿服务、常态化做好洁净家园活动,在破解发展难题、丰富社区生活、净化居住环境中,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身体力行弘扬文明新风尚。

  不仅如此,每个单位还深入结对共建社区,指导协助社区围绕创建指标落实,共同查找在创建氛围、治安治理、消防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短板,推进解决问题,精准助力结对社区提升创建水平。

  今年以来,市直机关工委共组织推动144家市直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到挂钩社区精准“双报到”,512个党组织与小区党支部签订共建协议,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和惠民利民实事1600多项。抗疫期间,超2万名市直系统在职党员深入社区、小区,参与全员核酸检测、小区闭环管理,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激励引导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走前头、作表率,有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书写了深化基层治理的新答卷。

  如今,走进厦门各社区小区,道路整洁、环境优美,公益广告随处可见,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居民使用文明用语、礼貌待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明的洗礼……在机关党员志愿者和社区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社区文明创建成效持续增强,居民素质不断提高,主动参与、支持社区文明创建的热情高涨,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逐步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