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为及时解决困难群众急难问题和消除基层被问责的顾虑,厦门市民政局将“四下基层”融入社会救助全流程,制定出台《社会救助“一事一议”工作规范》,形成“点上突破”“串点成线”“连线扩面”工作法。此举逐步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低保对象逐年增加,累计增幅48.8%。
在此工作法下,民政部门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方案,精准对接需求。对因患病或残疾的特殊对象,有申请意愿但申请能力不足的,协助其办理申请。对遭遇急难的,按规定先行临时救助,帮助其尽快渡过难关。对遭遇重大生活困难的,适当提高临时救助额度。对涉及多个部门或情况复杂的,实施综合救助帮扶。
值得一提的是,民政部门及时提炼典型经验做法,将覆盖面广、涉及内容全、有示范性和指导性的案例,如重病、赡抚养、拆迁安置、特困人员护工费、房租和房贷支出等,形成可复制模式向全市推广,作为政策补充依据,供基层学习借鉴。同时,适时将成功经验固化为辐射全市的普惠政策。2020年以来,厦门先后从23个方面降低准入门槛,不断完善困难群众分层分类。
去年,民政部部署开展2023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活动。各地民政部门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和当地实际,扎实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挖掘选树先进典型,取得积极成效,在强化资源统筹、推动系统集成、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经各省(区、市)民政厅(局)遴选推荐、第三方专家评审答辩,14家单位提交的成果为“2023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