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加入收藏
“四下基层”接地气 “惠企为民”促发展——莆田市直单位扎实开展“惠企为民先锋行”活动
来源:莆田市直机关工委 时间:2024-01-08 09:49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莆田市直机关工委以“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为“经”,以“四下基层”为“纬”,在市直单位中广泛开展“惠企为民先锋行”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准“四脉”,坚定“下”的决心和信心,力行“下”的行动和韧性,以真抓实干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提供坚强保障。

  一、把准“需求”脉,推动政策宣讲聚民心

  市直各单位灵活运用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方式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推动理论宣讲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切实凝聚起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和磅礴力量。一是打造宣讲“轻骑兵”。市委宣传部创新开展主题教育“十百千”宣讲活动,积极组建领导干部、基层党员、先进模范、普通群众等各领域群体广泛参与的宣讲员队伍,以田间地头、社区广场、车间课堂为阵地,开展“家门口的党课”“渔排上的宣传”“服务区的宣讲”等活动1100多场次,受众达32.4万人次。二是搭建宣讲“连心桥”。市农业农村局创新“一企业一分队”做法,在天林茶叶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建立6支暖心宣讲小分队,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惠农惠企政策等内容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三是放大宣讲“好声音”。市委办结合“机关+社区(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各党支部书记到朗桥村、霞林社区等开展面对面宣讲11场次,上党课12场次。市水利局牵头组建“木兰新声”主题教育宣讲团,精心策划《木兰溪治理——系统治理 久久为功》等8个特色主题,结合水利法制宣传,开展主题教育宣讲活动30余场次,让木兰溪治理故事传播得更广、更远。

  二、把准“发展”脉,推动调查研究听民意

  市直各单位坚持问题导向,直插基层、直奔一线,听取群众意见、了解人民诉求,将群众的呼声转化为政策的哨声,为高质量发展开出“良方”。一是围绕中心“选好题”。市委党校以“市情出题、领导领题、教师开题”的全新模式,组织开展“一室一题”课题调研,深入基层、企业、政府职能部门和高校开展课题调研22次,形成的决策件《莆田市鞋业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获得市领导批示。市检察院通过现场办公、接待来访群众等方式深入开展调研15次,现场研究解决问题7个,建立调研成果转化清单项目1个,把调研成果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效果。二是多措并举“破好题”。市发改委建立“2023年度营商环境提升周协调会”工作制度,综合运用“一把手”谈营商环境、“体验官”看营商环境、“全行业”亮营商环境等措施,形成《莆田优化举措实施信用监管助力经营主体纾困解难》工作典型案例,并入选全国“信易+”应用典型案例。三是成果转化“答好题”。市政协围绕27个年度重点协商议政课题,开展多场议政性协商、专题协商、界别协商、委员点题协商,其中,“高效能培优民营经济”等多个提案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市委政法委组织28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及11家市直单位,开展运用“全市一张图”推动基层治理创新评比活动,进一步挖掘体制机制创新、业务流程创新和管理模式创新等一批典型经验做法,推动互学互鉴、共同提升。

  三、把准“作风”脉,推动信访接待解民忧

  市直各单位自觉转变观念,从群众找干部转变为干部找群众,持续完善领导包案下访接访、党员走访群众等制度,坚持用真招换实效。一是接收群众诉求“面对面”。市委组织部深入开展“百名组工干部进千村”活动,市、县、乡三级350名组工干部全覆盖联系所有村社党组织,沉下去掌握进展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督促落实到位。市公安局扎实推进信访包联工作,坚持每月15日开展市局领导接访活动,共接待来访群众93次,倾听群众意见建议58条,化解群众信访积案12件。二是学习群众智慧“心贴心”。市政府领导带头开展“四下基层”接待群众来访活动,开展“我为莆田建言”专栏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5件、办结94件,解决率达90%。市教育局依托“教育一张图”的数据汇集、分析等功能,征集群众建议202条。三是回应群众期待“实打实”。市纪委监委创新推行“点题整治”一码督办小程序,强化投诉、督办、评价三大功能,实现诉求当日受理、自动分类推动、及时督促整改、按时反馈进度、落实跟踪问效,已汇聚群众诉求567条、办结543条。市法院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推广“指尖诉讼”等便民举措,全市法院网上立案2.3万件,网上调解8914次,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走路。

  四、把准“民生”脉,推动现场办公察民情

  市直各单位积极转换角色,把问冷暖的“办公桌”搬到群众家门口,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切实打通主题教育“最后一公里”。一是发现问题在一线。市委统战部建立“企业家意见建议受理办理常态化”机制,设立“企业家接待日”,市委主要领导现场解决难题、听取建议,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今年以来,各级走访商会会员企业600多家,解决困难问题200多个。市住建局、市商务局等认真落实“白名单”企业挂钩帮扶制度,督促挂钩干部每季度不定期走访企业,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明晰发展方向、化解发展困难、精准对接纾困,推动企业增产增效。二是化解矛盾在一线。市工信局开展“送政策、解难题、稳增长”服务企业专项行动,推进县区服务组挂钩和业务服务专员驻企机制,突出解决企业难题,截至目前共收集问题340个,已协调解决303个。三是工作落实在一线。市人大采取带案下访的方式,深入基层一线、群众家中,现场研究并解决了32个群众反映强烈和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市自然资源局坚持上下联动、多方协同,做好全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开展村庄规划编制616个,获得批复564个,批复率在全省农村建设品质提升中排名第三,超额完成村庄规划编制三年工作计划。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微信公众号